芦荟叶子作为药材可煎汤、捣汁外用或制成胶囊服用,具体用法需根据症状和体质调整。新鲜芦荟叶需去皮取凝胶,内服每日不超过30克,外用可直接涂抹患处。芦荟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及经期女性禁用。
1、煎汤内服取新鲜芦荟叶片洗净去皮,将透明凝胶切块后滤渣取汁液煮沸饮用,适用于胃肠积热引起的便秘、口腔溃疡。可配伍麦冬、生地等滋阴药材中和寒性。煎煮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久煎易破坏活性成分。典型方剂如芦荟通便汤含芦荟凝胶5克配伍火麻仁10克。
2、鲜叶外用新鲜芦荟叶剖开后直接敷贴烧伤创面或湿疹部位,其凝胶含芦荟大黄素苷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每日更换2-3次,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测试。对于痤疮可配合金银花露调敷,糖尿病足溃疡需先清创再外敷灭菌芦荟凝胶。
3、干粉冲服芦荟叶干燥后研磨成粉,每次取2-3克温水送服,适用于肝火旺盛型高血压辅助治疗。市售芦荟胶囊多采用冷冻干燥工艺保留有效成分,如通便灵胶囊含芦荟粉100毫克/粒。服用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低钾血症。
4、配伍入药芦荟常与当归、白芍等组成复方,如当归芦荟丸用于治疗肝胆实热证。配伍后可降低单用芦荟引起的腹痛副作用,丸剂每次6-9克,散剂每次1.5-3克。糖尿病患者服用含芦荟制剂需注意监测血糖,其蒽醌类成分可能影响降糖药效。
5、药膳调理芦荟凝胶可加入蜂蜜调服缓解咽痛,或与雪梨炖煮润肺止咳。制作芦荟酸奶时需确保凝胶灭菌处理,每日食用量不超过20克。体质虚寒者可加生姜汁调和,痔疮出血患者禁用芦荟食疗方。
使用芦荟药材需注意鉴别品种,仅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等少数品种可药用。内服超过两周需间隔3-5天再继续使用,出现腹泻、腹痛应立即停用。贮藏鲜叶应保留根部并直立放置阴凉处,加工器具需避免金属材质以防成分氧化。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证型配伍使用,不可替代正规药物治疗急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