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粪口传播、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三种。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主要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手部接触传播,也可在密闭环境中通过飞沫扩散。
1、粪口传播病毒通过感染者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物、水源或物体表面。健康人群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若未彻底清洁双手即进食或触摸口鼻,病毒可经消化道侵入。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如托幼机构或家庭内部交叉感染。感染者排便后需严格消毒马桶、衣物等,护理人员处理排泄物时应佩戴手套。
2、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者或其分泌物(如呕吐物)后,病毒可附着在皮肤或衣物上。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再触摸眼口鼻黏膜也会导致感染。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高频接触物品可降低传播概率。家长护理患儿后需用肥皂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
3、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者呕吐或咳嗽时产生的气溶胶可能携带病毒颗粒,在密闭空间内经空气短距离传播。多见于集体生活场所,如病房、幼儿园等。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可减少传播风险。该途径的传播效率低于粪口途径,但在暴发初期可能加速疫情扩散。
预防轮状病毒感染需多措并举:婴幼儿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家庭成员应分开使用餐具毛巾;处理呕吐物时戴好口罩手套;患儿粪便需用漂白剂消毒后再冲入马桶;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水样便、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补液,防止脱水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