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积液可能由心力衰竭、肺炎、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积液性质包括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需结合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
1、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导致肺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入肺泡间隙形成漏出液,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联合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
2、肺炎肺部感染引发炎症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炎性渗出液,常伴随发热、咳嗽黄痰。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或头孢曲松,重症需胸腔穿刺引流。
3、恶性肿瘤肺癌或转移瘤侵犯胸膜淋巴管导致渗出性积液,多见血性胸水伴消瘦、咯血。需病理确诊后行化疗(如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靶向治疗,反复积液可胸腔灌注博来霉素控制渗出。
4、低蛋白血症肝硬化或肾病综合征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漏入胸腔形成双侧对称积液,伴下肢水肿。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同时治疗原发病,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毫升以内。
建议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保持半卧位休息,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蒸蛋,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呼吸困难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