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年龄有一定关联,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但并非绝对因素。慢性支气管炎主要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职业粉尘接触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年龄增长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呼吸系统防御功能逐渐减弱,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能力下降,清除有害物质的能力降低。中老年人肺组织弹性减退,咳嗽反射减弱,更容易发生呼吸道分泌物滞留。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持续刺激支气管黏膜,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和结构改变。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悬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会加重支气管黏膜损伤。反复发生的急性支气管炎若未得到规范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
虽然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但年轻人也可能患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处于粉尘环境的工人,如矿工、纺织工人等,由于职业暴露可能较早发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HIV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支气管防御能力下降,发病年龄可能提前。部分儿童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成年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风险增加。遗传因素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可能在较年轻时出现慢性支气管炎表现。
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应从戒烟开始,避免接触二手烟。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防护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在寒冷干燥的空气中剧烈运动。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应及时就医检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