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体征表现主要有桶状胸、呼吸音减弱、发绀、杵状指、呼气时间延长等。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主要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通常与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或颗粒有关。
1、桶状胸桶状胸是慢阻肺的典型体征之一,表现为胸廓前后径增大,与左右径相近,形似圆桶。这种体征与肺过度充气有关,由于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导致气体在肺内潴留。患者可能出现胸廓活动度减弱,肋间隙增宽。桶状胸的形成通常与长期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有关,提示病情已进入中晚期。
2、呼吸音减弱呼吸音减弱是慢阻肺患者常见的听诊表现,尤其在肺底部更为明显。这是由于肺泡破坏、肺气肿形成导致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所致。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干啰音或湿啰音,提示存在气道分泌物或支气管痉挛。呼吸音减弱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音几乎消失的情况。
3、发绀发绀表现为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多见于口唇、甲床等末梢部位。慢阻肺患者出现发绀主要与低氧血症有关,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长期发绀可能伴有红细胞增多症,是机体对慢性缺氧的代偿反应。发绀程度可随活动加重,休息时可能减轻。
4、杵状指杵状指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膨大,指甲与甲床角度增大。慢阻肺患者出现杵状指与长期慢性缺氧有关,导致末端组织增生。杵状指形成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多见于病程长、病情重的患者。杵状指可能伴有指甲变厚、甲床变软等改变,是慢性肺部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
5、呼气时间延长呼气时间延长是慢阻肺的特征性表现,由于小气道阻塞和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导致。正常呼气时间与吸气时间比约为1:2,慢阻肺患者可达到1:4或更长。检查时可让患者深呼吸后快速呼气,观察呼气时间。呼气时间延长程度与气流受限程度相关,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慢阻肺患者应注意戒烟并避免接触二手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助于改善症状。饮食上应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维持合理体重。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减少急性加重风险。出现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