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症状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不同阶段表现差异显著。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血液传播。
1、一期梅毒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硬下疳多发生在生殖器部位,也可出现在口腔、肛门等接触部位。硬下疳为无痛性溃疡,边缘整齐,基底清洁,质地较硬,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硬下疳可自行愈合,但若不治疗,梅毒螺旋体会继续在体内繁殖。
2、二期梅毒二期梅毒通常在感染后6-8周出现,表现为全身性症状。常见表现包括梅毒疹,多为对称性分布,可出现在躯干、四肢和足底等部位。梅毒疹形态多样,可为斑疹、丘疹或脓疱。患者还可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咽痛等全身症状,以及淋巴结肿大、脱发、黏膜损害等。二期梅毒症状可自行消退,但会反复发作。
3、三期梅毒三期梅毒为晚期梅毒,可在感染后数年甚至数十年出现。三期梅毒可累及多个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等。心血管梅毒可导致主动脉炎、主动脉瘤等;神经梅毒可表现为麻痹性痴呆、脊髓痨等;骨骼梅毒可导致骨膜炎、骨破坏等。三期梅毒可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害,严重威胁患者健康。
4、潜伏梅毒潜伏梅毒是指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无临床症状,但血清学检查阳性的阶段。潜伏梅毒可分为早期潜伏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早期潜伏梅毒指感染后1年内,仍有传染性;晚期潜伏梅毒指感染1年后,传染性较低。潜伏梅毒患者虽无症状,但梅毒螺旋体仍在体内存活,可能进展为三期梅毒。
5、先天梅毒先天梅毒是指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早期先天梅毒表现为肝脾肿大、皮疹、贫血、骨软骨炎等;晚期先天梅毒可出现哈钦森三联征、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等。先天梅毒可导致胎儿流产、死产或新生儿死亡,存活患儿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和多系统损害。
梅毒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建议有高危性行为者定期进行梅毒筛查,确诊后应尽早接受规范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性伴侣需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安全性行为,预防梅毒传播。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血清学反应,确保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