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多见于长期站立或久坐的女性、多产女性、盆腔手术史者、盆腔炎症患者及先天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该病主要由盆腔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性交痛、月经异常等症状。
1、长期站立或久坐者长期保持直立或坐姿会导致盆腔静脉压力持续升高,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教师、护士、办公室职员等职业人群因工作性质易诱发此症。建议每小时活动5-10分钟,避免穿紧身衣物,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2、多产女性多次妊娠会使盆腔静脉丛扩张变形,产后静脉壁弹性减弱。经产妇盆腔血管壁胶原纤维断裂,静脉瓣膜闭合不全,可能伴随会阴坠胀感、排尿后疼痛。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张力,严重者需介入栓塞治疗。
3、盆腔手术史者子宫切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等可能损伤静脉周围结缔组织。术后粘连可压迫髂静脉,引发左侧腰痛及下肢水肿。腹腔镜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减少粘连,出现症状需超声检查静脉血流动力学。
4、盆腔炎症患者慢性盆腔炎导致静脉周围纤维化,输卵管卵巢脓肿可直接压迫静脉。患者常有白带增多合并腰骶部酸痛,急性期需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慢性期可配合盆疗仪物理治疗。
5、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先天性静脉瓣膜缺损或发育不良会造成血液逆流,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存在下肢静脉曲张。超声检查可见卵巢静脉直径超过5毫米,必要时可行卵巢静脉栓塞术,日常需避免重体力劳动。
预防需控制体重、规律锻炼盆底肌,避免便秘和慢性咳嗽增加腹压。出现持续三个月以上的盆腔坠痛应就诊血管外科或妇产科,通过超声、CT静脉造影明确诊断。治疗期间可穿医用压力裤改善循环,疼痛明显时遵医嘱服用地奥司明片等静脉活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