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过敏体质者、胃肠功能紊乱者及肾病患者不适宜吃苹果。苹果含有果酸和糖分,可能加重部分人群的不适症状。
1、胃酸过多者苹果中的苹果酸和柠檬酸会刺激胃酸分泌,胃酸过多者食用后可能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空腹食用可能诱发胸骨后灼痛,建议选择低酸水果如香蕉,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抗酸药物。
2、糖尿病患者苹果升糖指数约36,但单次摄入超过200克可能引起血糖波动。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监测餐后血糖,可选择青苹果等低糖品种,避免与高碳水化合物同食。血糖控制不稳定者建议用黄瓜、番茄替代。
3、过敏体质者苹果过敏属于蔷薇科植物交叉过敏,可能出现口腔过敏综合征或全身荨麻疹。对桦树花粉过敏者更易发生,表现为进食后唇舌麻木。过敏发作时可使用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
4、胃肠功能紊乱者苹果中的膳食纤维和山梨糖醇可能加速肠蠕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用后易出现腹胀腹泻。急性胃肠炎恢复期应去皮蒸煮后少量食用,避免生冷刺激。伴随腹痛者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调节肠道功能。
5、肾病患者晚期肾病患者需限制钾摄入,每100克苹果含钾119毫克,可能加重高钾血症风险。透析患者每日水果摄入应控制在100克以内,可选择苹果去皮水煮降低钾含量。血钾超过5.5mmol/L时应禁用,必要时使用聚磺苯乙烯钠散降钾。
特殊人群食用苹果需注意食用方式和剂量,胃部不适者建议餐后食用并充分咀嚼;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分次少量进食,配合血糖监测;过敏体质者首次尝试新品种应做皮肤测试;胃肠敏感者可将苹果加热制作成苹果泥;肾病患者需定期检测血钾指标。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饮食结构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