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果的籽少量误食通常不会中毒,但大量摄入可能引发氰苷类物质中毒风险。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咀嚼程度、摄入量、个体耐受性及籽的成熟度。
1、咀嚼程度:完整吞下籽粒通常无碍,但咀嚼会释放籽内微量氰苷,增加肠道吸收风险。建议家长避免让孩子啃咬果核。
2、摄入量:单次误食1-2粒籽无需处理,超过10粒可能引起恶心等不适。家长需及时清理孩子手中的果核。
3、个体差异:儿童或胃肠敏感者更易出现腹痛症状,成人耐受性相对较高。若误食量大可饮用牛奶延缓吸收。
4、籽成熟度:未成熟青籽氰苷含量较高,熟透籽风险较低。发现误食大量籽粒应携带剩余果核就医评估。
日常食用建议去籽后食用果肉,出现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催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