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寄生虫可通过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等方法诊断。尿路寄生虫感染可能由埃及血吸虫、阴道毛滴虫等病原体引起,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
1、尿液检查尿液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及寄生虫虫卵。离心沉淀后镜检能直接观察到埃及血吸虫卵或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对于血吸虫感染,尿沉渣孵化法可提高虫卵检出率。尿液抗原检测对特定寄生虫有较高敏感性,如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能发现膀胱壁增厚、钙化或输尿管积水等改变,慢性血吸虫感染可能出现膀胱壁蛋壳样钙化。CT或MRI有助于评估肾脏、输尿管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可显示肉芽肿性病变或纤维化改变。
3、膀胱镜检查膀胱镜直视下可见膀胱黏膜砂粒样改变、溃疡或息肉样增生,典型血吸虫感染呈现"沙斑"样病变。活检可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发现虫卵肉芽肿或虫体片段,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4、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有助于诊断血吸虫病,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吸虫抗体。抗体检测适用于慢性或轻度感染,但无法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分子生物学检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能扩增寄生虫特异性DNA序列,对血吸虫、滴虫等病原体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方法适用于虫荷量低的早期感染,可鉴别寄生虫种类,但检测成本较高。
确诊尿路寄生虫感染后需遵医嘱使用吡喹酮片、甲硝唑片等驱虫药物,治疗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建议穿着棉质透气内衣,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游泳时选择消毒达标的场所。出现排尿不适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时,应及时复查尿常规与寄生虫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