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震颤通常从单侧上肢远端(如手指)开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可能逐渐累及同侧下肢、对侧肢体及头部。震颤可能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遗传因素、环境毒素暴露等有关,常伴随运动迟缓、肌强直等症状。
1、静止性震颤:典型表现为手指搓丸样动作,频率4-6次/秒,安静时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早期多始于单侧拇指与食指,随病情进展可扩展至腕部、前臂。震颤可能与基底节区多巴胺递质减少导致运动环路失衡有关。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盐酸苯海索片、普拉克索缓释片、恩他卡朋双多巴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
2、运动迟缓:肢体活动启动困难,如扣纽扣、书写等精细动作变慢,面部表情减少呈面具脸。步态表现为小步拖行,转身需多步完成。可能与皮质-基底节-丘脑环路功能障碍相关。康复训练如节奏性听觉提示训练可改善运动协调性,药物常用左旋多巴胶囊、罗匹尼罗片等。
3、肌强直:被动活动关节时出现铅管样或齿轮样阻力,可能伴肌肉疼痛。躯干前屈姿势与肢体屈曲为常见体征,与脊髓反射亢进及γ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有关。物理治疗如热敷和拉伸可缓解僵硬,药物可选甲磺酸雷沙吉兰片、司来吉兰薄膜衣片等。
4、姿势平衡障碍:中晚期出现站立不稳、易跌倒,步态冻结现象明显。可能与脑干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丢失相关。需通过平衡训练、助行器使用预防摔伤,药物调整可考虑添加金刚烷胺胶囊或阿扑吗啡舌下片。
5、非运动症状:部分患者早期出现嗅觉减退、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后期可能合并抑郁、便秘或认知功能下降。这些症状与α-突触核蛋白病理累及周围神经系统有关。针对抑郁可用盐酸舍曲林片,便秘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认知障碍可用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干预。
帕金森病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或游泳,饮食注意增加蔬果摄入避免高蛋白影响左旋多巴吸收。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防跌倒环境改造,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吞咽困难或剂末现象加重,需及时神经内科复诊评估脑深部电刺激手术适应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