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以及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等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多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表现为手指搓丸样运动,频率为4-6次/秒。震颤在静止时明显,精神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随着病情进展,震颤可波及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该症状与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乙酰胆碱系统功能相对亢进有关。
2、肌强直肌强直表现为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患者常呈现特殊屈曲体姿,如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肌强直可导致肌肉酸痛、关节僵硬,严重时影响翻身、起坐等日常活动。这种症状源于基底节对肌张力的调节功能受损。
3、运动迟缓运动迟缓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表现为动作启动困难、运动幅度减小和速度变慢。患者可出现面具脸、写字过小征、行走时摆臂减少。严重时出现冻结现象,如在起步、转身或通过狭窄空间时突然不能移动。运动迟缓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导致运动程序启动障碍相关。
4、姿势平衡障碍姿势平衡障碍多出现在疾病中晚期,表现为步态异常和平衡失调。患者起步困难,行走时呈小碎步、前冲步态,转弯时需多步完成。严重时出现姿势反射消失,容易跌倒。这种症状与脑干和皮层运动控制区域受累有关,是导致患者残疾的重要原因。
5、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常伴多种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便秘、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甚至痴呆。这些症状可能与多巴胺能系统外其他神经递质系统受累有关,往往早于运动症状出现,对生活质量影响显著。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如太极拳、步态训练等有助于维持运动功能。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避免高蛋白饮食影响左旋多巴吸收。家属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建议定期复诊,由神经科医生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