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不治疗可能导致传导性耳聋、中耳反复感染、胆脂瘤形成、听力永久性损伤等后果。
1、传导性耳聋:鼓膜振动功能受损使声音传导效率下降,早期表现为耳闷、耳鸣,可通过鼓膜修补术或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肟分散片、地塞米松注射液等药物控制感染。
2、中耳反复感染:穿孔使外耳道与中耳腔直接相通,细菌易侵入引发化脓性中耳炎,伴随耳痛、流脓,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泼尼松片等药物抗炎治疗。
3、胆脂瘤形成: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可能破坏听小骨及内耳结构,需手术清除病灶并行鼓室成形术,术后使用克林霉素、甲硝唑等预防感染。
4、听力永久损伤:病变累及内耳或听神经会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晚期需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急性期可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擤鼻时勿过度用力,出现耳流脓、眩晕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