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和尿路感染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尿道炎属于尿路感染的一种类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主要区别在于感染部位不同。
1、尿道炎:
尿道炎指尿道黏膜的炎症反应,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淋球菌等。典型症状为排尿疼痛、尿道口灼热感及分泌物增多。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需保持局部清洁。
2、膀胱炎:
膀胱炎是膀胱黏膜的感染性疾病,多由上行性感染导致。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下腹痛等症状。中段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配合增加饮水量促进细菌排出。
3、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属于上尿路感染,炎症累及肾盂和肾实质。临床表现包括高热、腰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需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严重者可出现脓毒血症等并发症。
4、感染途径:
尿路感染主要通过上行感染途径传播,细菌经尿道口进入泌尿系统。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生感染,性活动、尿路梗阻等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5、诊断差异:
尿道炎主要通过尿道分泌物检查确诊,而其他尿路感染需结合尿常规、尿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周期和用药方案也因感染部位不同存在差异。
预防尿路感染需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保持会阴部清洁。女性排便后应从前往后擦拭,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建议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外阴。出现排尿不适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