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排尿可通过排尿频率异常、尿量变化、排尿疼痛、尿液性状改变、伴随症状等表现判断。排尿异常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功能障碍、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1、排尿频率异常正常成人日间排尿4-6次,夜间0-1次。若出现尿频(24小时超过8次)或尿急(突发强烈排尿感),需警惕膀胱过度活动症或泌尿系统感染。夜尿增多可能与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有关。持续1周以上的频率改变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就诊时提供数据帮助医生判断。
2、尿量变化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为少尿,超过2500毫升为多尿。少尿可能提示脱水、肾功能不全或尿路梗阻,多尿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或利尿剂使用。测量晨起第一次排尿量,正常应为200-300毫升。尿量骤变超过3天需检查血糖和肾功能。
3、排尿疼痛排尿时尿道灼热感、刺痛或下腹坠胀多与泌尿系统感染相关,如膀胱炎可伴随尿液浑浊,尿道炎可能出现尿道口分泌物。男性前列腺炎疼痛常放射至会阴部,女性间质性膀胱炎会有膀胱区压迫痛。持续疼痛超过2天或发热需尿常规检查。
4、尿液性状改变正常尿液呈淡黄色透明状。血尿可见于结石、肿瘤或肾炎,脓尿提示感染,乳糜尿考虑丝虫病或淋巴管损伤。泡沫尿持续不散需检测尿蛋白,酱油色尿警惕溶血性疾病。性状异常应立即留取晨尿送检,避免月经期干扰检测结果。
5、伴随症状排尿困难合并腰痛需排查肾盂肾炎,尿失禁伴随下肢无力可能为脊髓病变,排尿中断常见于膀胱结石。老年男性尿线变细、滴沥多因前列腺增生,儿童遗尿需排除隐性脊柱裂。系统症状如水肿、消瘦、发热等均需进一步检查。
建议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憋尿及辛辣刺激饮食。出现排尿异常时记录症状持续时间、诱因及加重因素,就诊时携带近期用药清单。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泌尿系统超声和尿常规筛查,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突发无尿、肉眼血尿或排尿困难伴腹胀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