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乙肝疫苗需重点关注疫苗类型、接种程序、禁忌证和不良反应监测,主要注意事项包括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与CHO细胞疫苗的区别、0-1-6月标准接种周期、急性疾病期暂缓接种以及接种后局部红肿处理。
1. 疫苗类型我国批准使用的重组乙肝疫苗包含酵母表达系统和CHO细胞表达系统两种,前者适用于对硫柳汞过敏者,后者免疫原性更稳定但需注意细胞蛋白残留过敏风险。
2. 接种程序新生儿需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成人采用0-1-6月三针方案,血液透析等特殊人群需增加剂量至40μg并监测抗体水平。
3. 禁忌证对疫苗成分过敏者禁用,发热超过38.5℃应暂缓接种,妊娠期妇女需评估获益风险比,免疫功能缺陷者可能需增加接种剂次。
4. 不良反应常见注射部位疼痛和低热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并备好肾上腺素注射液。
接种后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定期检测抗-HBs抗体水平,高危暴露人群需在接种完成后1-2个月进行免疫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