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病情发展从轻度呼吸障碍逐步进展至心力衰竭。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导致气道阻塞,肺泡结构破坏引发低氧血症,持续刺激肺动脉收缩。治疗需戒烟并配合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
2、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增加使右心室负荷加重,可能与结缔组织病或血栓栓塞有关,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和下肢水肿。可使用波生坦、安立生坦等靶向药物改善血管重构。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反复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波动,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右心肥大。建议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必要时联合阿卡波糖控制代谢异常。
4、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等畸形导致血液分流,增加肺循环负荷,儿童期未矫正可能成年后出现心功能失代偿。需手术修复缺损并辅以地高辛等强心药物。
肺心病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出现下肢水肿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复查心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