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肿胀可能由食物过敏、接触性过敏、药物过敏、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方式治疗。
1、食物过敏食用海鲜、坚果等致敏食物可能引发组胺释放,表现为面部肿胀伴瘙痒。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过敏药物。
2、接触性过敏化妆品或花粉等接触物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出现边界清晰的红肿。建议冷敷缓解,必要时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外用药。
3、药物过敏青霉素或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诱发速发型超敏反应,伴随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急诊注射肾上腺素或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4、遗传性血管性水肿C1酯酶抑制剂缺乏导致补体系统异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下组织肿胀。急性期需输注C1抑制剂浓缩物预防窒息,长期管理可使用艾替班特等缓激肽受体拮抗剂。
过敏期间避免搔抓患处,记录可疑致敏原,急性喉头水肿需立即就医。日常选择无香料护肤品,过敏体质者建议随身携带抗组胺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