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泌物清洁度通常分为四度,主要依据显微镜下白细胞、上皮细胞、杂菌及乳酸杆菌的数量比例划分。
1、Ⅰ度清洁:
显微镜视野中可见大量乳酸杆菌和少量上皮细胞,白细胞数量极少0-5个/高倍视野,无杂菌或病原体。属于正常生理状态,多见于月经周期黄体期或妊娠期,表明阴道微生态平衡良好,无需特殊处理,保持日常清洁即可。
2、Ⅱ度清洁:
乳酸杆菌数量略减少,可见中等量上皮细胞和少量白细胞5-15个/高倍视野,偶见杂菌但无致病菌。可能提示轻微菌群失调或排卵期生理性改变,建议增加温水清洗频率,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多数可自行恢复。
3、Ⅲ度清洁:
乳酸杆菌明显减少,白细胞数量增多15-30个/高倍视野,杂菌数量超过乳酸杆菌,可能伴随少量线索细胞或酵母样孢子。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或轻度念珠菌感染,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调节菌群。
4、Ⅳ度清洁:
乳酸杆菌几乎消失,大量白细胞>30个/高倍视野和杂菌充斥视野,常检出滴虫、淋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多提示急性阴道炎或性传播疾病,需立即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结果选择针对性抗感染治疗,避免病情迁延引发盆腔炎症。
日常维护阴道微生态平衡需注意: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久坐潮湿环境;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非经期减少护垫使用;均衡饮食补充益生菌,如无糖酸奶、发酵食品;出现异常分泌物及时就诊,避免自行冲洗破坏酸碱平衡。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微生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