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主要表现为压力升高、外观浑浊、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升高以及葡萄糖含量降低。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1、压力升高: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压力通常显著升高,正常值为70-180毫米水柱,而患者可能超过200毫米水柱。压力升高与炎症反应导致脑膜水肿和脑脊液循环障碍有关。治疗上需及时进行脱水降颅压处理,如使用甘露醇注射液250毫升静脉滴注。
2、外观浑浊: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外观常呈现浑浊或脓性,这是由于大量白细胞和细菌的存在。正常脑脊液应为无色透明液体。浑浊的脑脊液提示感染严重,需立即进行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2克静脉注射,每日一次。
3、白细胞计数增加: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通常超过1000个/微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正常值应少于5个/微升。白细胞计数增加是炎症反应的直接表现,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万古霉素1克静脉注射,每日两次。
4、蛋白质含量升高:脑脊液蛋白质含量通常显著升高,正常值为15-45毫克/分升,而患者可能超过100毫克/分升。蛋白质含量升高与血脑屏障破坏和炎症反应有关。治疗上需控制感染,如使用头孢噻肟钠2克静脉注射,每日两次。
5、葡萄糖含量降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通常显著降低,正常值为血糖的50-70%,而患者可能低于40%。葡萄糖含量降低与细菌消耗和炎症反应有关。治疗上需补充葡萄糖,如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滴注。
细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饮食上建议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运动方面,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待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护理上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如高热、抽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