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呼吸12-20次,属于正常范围。心率低于60次为心动过缓,高于100次为心动过速,呼吸频率低于12次为呼吸过缓,高于20次为呼吸过速,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就医。1. 心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体力活动、情绪状态等。婴幼儿心率较快,老年人较慢,女性通常比男性稍快。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会暂时升高,休息后恢复正常。2. 呼吸频率与心肺功能密切相关,肺部疾病、心脏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导致呼吸频率异常。发热、疼痛、焦虑等也会引起呼吸加快。3. 测量心率和呼吸频率时,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避免干扰因素。可使用智能手环、心率监测仪等设备辅助测量,或通过手动计数方式,将手指放在手腕桡动脉处数1分钟心跳,观察胸部起伏数1分钟呼吸次数。4. 维持正常心率和呼吸频率,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管理情绪等。5. 出现持续的心率或呼吸异常,伴有头晕、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胸片、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心率过快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心率过慢可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呼吸异常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肺部感染使用抗生素,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剂等。定期监测心率和呼吸频率,及时发现异常,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预防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