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血管瘤可通过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药物控制血压、定期影像学复查等方式治疗。脑动脉血管瘤通常由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外伤等因素引起。
1、介入栓塞术通过微创导管技术向瘤体内填入弹簧圈,促进血栓形成封闭瘤腔。适用于未破裂且形态规则的血管瘤,需配合脑血管造影评估。
2、开颅夹闭术直接手术放置动脉瘤夹阻断血流,适合瘤颈狭窄的破裂病例。术前需评估脑水肿程度,术后可能出现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
3、药物控制血压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维持血压稳定。血压波动可能增加血管瘤破裂风险,需监测晨峰血压现象。
4、定期影像学复查每6-12个月进行CTA或MRA检查监测瘤体变化。对于未治疗的微小动脉瘤,生长速度超过1毫米/年需考虑干预。
保持低盐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戒烟并控制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克,突发剧烈头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