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瘢痕疙瘩是一种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的皮肤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创伤后异常瘢痕增生,常见于胸背、肩部等部位。
1、遗传因素家族中存在COL1A1、TGF-β等基因突变时,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增加。建议高风险人群避免不必要的皮肤创伤,已形成瘢痕可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氟尿嘧啶或使用硅酮凝胶。
2、创伤刺激手术、烧伤等皮肤损伤会激活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微小创伤如穿耳洞也可能诱发,需严格消毒并早期使用压力疗法配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3、内分泌影响青春期、妊娠期激素变化会加速瘢痕生长。青春期患者可短期外用卤米松乳膏,严重者需联合放射治疗控制增生。
4、免疫异常Th2型免疫应答过度会导致胶原沉积失衡。伴有瘙痒症状时可口服积雪苷片,顽固性病灶需手术切除联合电子线照射。
患者应避免搔抓瘢痕,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定期复查监测病灶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