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甲亢患者经规范治疗后不影响生育能力,但未控制病情可能引发月经紊乱、流产风险增加等问题,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影响、并发症及抗体水平。
1、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导致甲状腺激素过高可能抑制排卵,需通过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或碘131治疗恢复功能,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
2、药物影响部分抗甲状腺药物可能穿透胎盘屏障,妊娠期需换用丙硫氧嘧啶并严格控制剂量,哺乳期用药需评估药物分泌至乳汁的风险。
3、并发症风险长期未控制的甲亢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妊娠会加重心脏负荷,孕前需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4、抗体水平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阳性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孕中晚期需加强胎儿心率及生长发育监测,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检测甲状腺功能。
计划妊娠前建议完成甲状腺功能稳定至少6个月,孕期每4周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高碘饮食,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持甲状腺激素水平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