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多数情况下不会导致永久性耳聋,但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听力受损程度与穿孔大小、位置、是否感染等因素有关。
1、轻度影响小范围穿孔可能仅造成轻微听力下降,通常表现为耳闷、耳鸣,多数可随鼓膜自愈恢复。
2、继发感染穿孔后细菌侵入可能引发中耳炎,出现耳痛、流脓等症状,需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感染治疗。
3、大穿孔风险超过鼓膜面积50%的穿孔可能导致明显传导性耳聋,需行鼓膜修补术或脂肪填充术修复。
4、罕见并发症合并内耳损伤时可能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需联合甲钴胺、银杏叶提取物等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避免耳道进水、用力擤鼻,急性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促进黏膜修复,若3个月未愈需耳鼻喉科评估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