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初期终止妊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医疗操作,常见方法包括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药物流产适用于孕49天内,手术流产适用于孕10周内,具体方式需根据孕周、健康状况由专业医生评估决定。
1、药物流产:
药物流产是通过服用特定药物组合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常用药物包含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前者阻断孕激素作用,后者诱发宫缩。用药后需严格遵医嘱复查,确认妊娠组织完全排出。
2、负压吸引术:
适用于孕6-10周的终止妊娠手术,通过负压装置清除宫腔内容物。术前需完善超声检查确认孕囊位置,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需观察出血情况。该手术时间短但存在子宫穿孔、感染等风险,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3、钳刮术:
针对孕10-14周较大孕囊的终止妊娠方式,需扩张宫颈后钳取妊娠组织。该手术操作难度较高,可能出现宫颈损伤、宫腔粘连等并发症,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和月经周期监测。
4、术后护理:
流产后需卧床休息2-3天,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观察阴道出血量,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大出血需立即就医。术后两周复查超声,评估宫腔恢复情况。
5、心理干预:
终止妊娠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伴侣及家人的情感支持尤为重要,可通过正念训练、支持小组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流产后应加强营养补充,多摄入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菠菜等食物促进造血功能恢复,适当食用桂圆、红枣等温补食材但避免过量。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温水清洗,术后1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建立规律作息习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术后3个月需落实可靠避孕措施。定期妇科检查监测激素水平恢复情况,出现月经异常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