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慢性感染、气道阻塞、遗传因素、免疫缺陷及吸入性损伤。
1、慢性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支气管扩张的主要诱因。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长期侵袭支气管壁,导致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受损,管壁结构破坏。慢性化脓性炎症会引发支气管周围纤维化,形成不可逆的扩张。治疗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配合体位引流促进排痰。
2、气道阻塞:
肿瘤、异物或淋巴结压迫造成的气道梗阻,使远端支气管内压增高。长期气流受阻会导致支气管壁弹性纤维断裂,管腔逐渐膨大。解除阻塞需通过支气管镜取异物或切除肿瘤,严重者需行肺段切除术。
3、遗传因素:
囊性纤维化等遗传性疾病会引起黏液分泌异常,黏稠分泌物堵塞细支气管。这种基因缺陷导致的支气管扩张多呈弥漫性分布,常伴有胰腺功能不全。治疗需长期使用黏液溶解剂和胰酶替代。
4、免疫缺陷: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免疫功能障碍患者易发生反复感染。抗体缺乏使呼吸道无法有效清除病原体,最终导致支气管结构破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降低感染频率,延缓病情进展。
5、吸入性损伤:
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胃酸反流会损伤气道黏膜。化学性刺激引发慢性炎症反应,破坏支气管软骨支撑结构。预防需做好职业防护,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支气管扩张患者应保持每日1500毫升以上饮水量稀释痰液,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饮食需保证每日1.2克/公斤体重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清等。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咯血,可选择太极拳等温和锻炼方式。冬季注意佩戴口罩预防冷空气刺激,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