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止咳化痰、氧疗、营养支持和休息等方式治疗。肺部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或吸入性异物等因素引起。
1、抗感染治疗细菌性肺部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病毒性感染需使用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真菌感染需用氟康唑胶囊。药物选择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决定,不可自行用药。
2、止咳化痰伴有咳嗽咳痰时可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或复方甘草合剂等祛痰药物。干咳无痰者可选用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但痰多时禁用镇咳药。用药期间需观察痰液性状变化。
3、氧疗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要氧疗,可采用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控制氧流量,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家庭氧疗需配备血氧监测仪,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
4、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有助于恢复,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可适量食用鸡蛋羹、鱼肉粥、牛奶等易消化食物。进食困难者可短期使用肠内营养粉补充营养。
5、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保持每天8-10小时睡眠。恢复期可进行呼吸操锻炼,如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
肺部感染患者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40%-60%。每日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或咯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应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建议每年接种。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