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确实具有调节精神情志的作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的功能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现代医学也证实肝脏代谢功能异常可能影响神经系统。
中医认为肝气疏泄通畅时,人的情绪表现为平和愉悦。肝气郁结则易出现抑郁、焦虑、易怒等情志异常。长期情绪压力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可能导致肝气不畅,表现为胁肋胀痛、胸闷、叹息等症状。临床常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中成药调节肝郁气滞,配合针灸太冲、期门等穴位改善症状。西医角度中,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解毒和合成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肝功能异常时,血氨升高可能影响脑功能,导致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甚至肝性脑病。慢性肝病患者常见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与毒素蓄积、营养代谢紊乱有关。维生素B族缺乏也可能加重神经功能失调,需通过护肝治疗和营养干预改善。
日常维护肝脏健康对情志调节至关重要。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肝气运行,避免过量饮酒减轻肝脏负担。饮食可选择枸杞、菊花等具有疏肝作用的药食同源食材,情绪管理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若长期存在情绪异常伴随消化异常或疲劳,建议就医排查肝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