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时得了流感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流感通常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1、生活干预孕妇感染流感后应保证充足休息,每天卧床时间不少于8小时,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缓解呼吸道不适。每日饮用温水1500-2000毫升,可加入少量蜂蜜或柠檬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等,少量多餐。
2、物理治疗出现发热时可使用温水擦浴,水温控制在32-35℃,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咽痛可用淡盐水漱口,每日3-5次,每次含漱30秒。鼻塞时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或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注意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
3、药物治疗孕妇使用抗病毒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常用药物包括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用于退热,但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水杨酸类药物。止咳可选用右美沙芬口服溶液,但妊娠前三个月慎用。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4、中医调理在医生指导下可选用安全性较高的中成药,如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穴位按摩可选择合谷、曲池等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饮食中可适量加入生姜、葱白等具有发散风寒功效的食材。避免自行服用成分不明的中药汤剂或民间偏方。
5、预防措施流感高发季节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家庭成员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做好隔离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可咨询医生评估接种流感疫苗的适宜性,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孕妇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胎动变化,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摄入,有助于疾病恢复和胎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