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不舒服伴随呕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型感冒、食物过敏、肠道感染、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抗过敏治疗、抗感染治疗、手术复位等方式缓解。
1、喂养不当: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过度喂养、进食过快或摄入不易消化的食物可能导致胃部不适。表现为进食后呕吐未消化奶块,腹部胀气。建议采用少量多餐喂养方式,哺乳后竖抱拍嗝,辅食添加遵循由稀到稠原则。
2、胃肠型感冒:
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常伴随发热、腹泻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可能含有黏液。需注意预防脱水,可口服补液盐,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等胃肠黏膜保护剂。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及时就医。
3、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辅食成分过敏可能引发呕吐伴皮疹。常见于配方奶喂养或添加新辅食后,呕吐物中可见未消化食物残渣。需暂停可疑过敏食物,严重时可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4、肠道感染:
细菌性肠炎多由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引起,呕吐物可能带有胆汁样液体,伴随黏液便或血便。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根据结果选用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
5、肠套叠:
婴幼儿突发性剧烈腹痛伴果酱样大便需警惕此急症。呕吐呈喷射状,可能含有胆汁。腹部超声可确诊,发病12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需手术切除。
护理期间保持宝宝侧卧防误吸,呕吐后1-2小时暂禁食但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恢复期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油腻食物。注意观察尿量、精神状态,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嗜睡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母乳喂养母亲应暂时回避可能致敏食物,人工喂养可考虑换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