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年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建议控制在300毫克以下,高血脂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进一步减少至200毫克以下。胆固醇是细胞膜和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但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动物内脏、蛋黄、全脂乳制品等食物胆固醇含量较高,100克猪肝约含288毫克胆固醇,一颗鸡蛋约含186毫克。红肉、深海鱼类虽含胆固醇,但鱼类中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平衡。植物性食物如坚果、豆类不含胆固醇,且富含植物甾醇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烹饪方式对胆固醇影响显著,油炸或高温煎烤可能氧化胆固醇形成有害物质,建议采用蒸煮等低温烹调。长期过量摄入胆固醇可能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
日常饮食应保持多样化,用鱼肉、禽肉替代部分红肉,增加燕麦、苹果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定期监测血脂指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若发现血脂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结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