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剂撤药后可能出现撤药综合征,表现为头晕、失眠、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诱发抑郁复发。撤药反应与药物种类、减药速度、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片、舍曲林片等半衰期较短,突然停用易引发感觉异常、胃肠不适等反应。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片停用后可能出现心悸、多汗等胆碱能反跳现象。药物代谢慢者或长期服药者撤药反应更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类似流感的躯体症状,持续时间可从数天至数周。缓慢减量可降低发生率,通常建议每1-2周减少原剂量的25%,但具体方案需精神科医生根据病情调整。
少数患者撤药后可能出现情感障碍复发,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与撤药反应的短暂性症状不同。双相障碍患者需警惕躁狂发作风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用后可能延迟出现高血压危象。有自杀史或共病焦虑症者复发风险较高,需加强监测。若停药后症状持续加重超过2周,或出现自伤念头等危险征兆,须立即恢复用药并就医。
撤药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刺激,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系统调节。建议记录每日症状变化供医生参考,家属需关注患者情绪行为异常。完成撤药后仍需定期复诊,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等非药物方式巩固疗效,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