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对津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津液生成、输布津液、固摄津液、调节津液代谢、温煦津液五个方面。
1、推动津液生成气的推动作用能促进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将饮食中的水分转化为津液。脾胃之气充足时,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湿,共同完成津液的生成过程。若气虚推动无力,可能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症状。
2、输布津液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推动津液向上向外布散至头面官窍,向下向内输布至脏腑组织。心气推动血液运行时能携带津液周流全身,肝气疏泄协助三焦水道通畅。气机失调时可见局部水肿或干燥。
3、固摄津液气的固摄作用能防止津液异常流失,如卫气固护肌表减少汗液过度外泄,肾气固摄下焦防止夜尿频多。气虚失摄时可出现自汗、遗尿、流涎等病理表现。
4、调节津液代谢气通过调控脏腑功能维持津液平衡,如肺气通调水道,肾气蒸腾气化使清者上升、浊者下输膀胱。气化失常时可能形成痰饮、水肿等病理产物。
5、温煦津液阳气的温煦作用保持津液正常流动和分布,防止水湿停聚。肾阳不足时津液失于温化,可致畏寒肢冷、痰涎清稀等症状,过食生冷也可能损伤阳气影响津液代谢。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以养护正气,避免过劳耗气。饮食宜温软易消化,适量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阳虚者可适当添加生姜、肉桂等温阳之品。出现明显口干、水肿等症状时需中医辨证调理,不宜自行过量饮水或使用利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