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乙肝疫苗仍有小概率感染乙肝病毒,主要与抗体水平不足、病毒变异、免疫缺陷、接种程序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1、抗体水平不足接种后未产生足够保护性抗体,可能与个体免疫应答差异有关。建议完成全程接种后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定量,必要时补种疫苗。
2、病毒变异乙肝病毒S基因变异可能导致疫苗逃逸株出现。若发生高危暴露,需及时检测乙肝病毒DNA并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3、免疫缺陷HIV感染者、血液透析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疫苗应答率可能降低。此类人群需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必要时增加接种剂量。
4、接种不规范未完成0-1-6月标准接种程序或注射部位不当,可能影响免疫效果。建议严格遵循接种规范,成人选择三角肌部位肌肉注射。
完成疫苗接种后仍需避免高危行为,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建议每5年检测抗体水平,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时需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