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需注意流行性感冒、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腹泻、季节性抑郁症等疾病。秋季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和消化系统问题,同时光照减少可能影响情绪。
1、流行性感冒秋季是流感高发期,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表现为突发高热、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建议接种流感疫苗,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流感可能并发肺炎、心肌炎等,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
2、过敏性鼻炎秋季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易引发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等症状。外出可佩戴口罩,定期清洗床单窗帘减少尘螨。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避免用力擤鼻以防引发中耳炎。
3、支气管炎冷空气刺激易导致支气管黏膜炎症,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注意颈部保暖,适量饮用温水缓解咽喉干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预防急性发作,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阿奇霉素分散片、茶碱缓释片。吸烟者应戒烟减少气道刺激。
4、腹泻秋季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活跃,生冷食物易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水样便、腹痛等症状。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充分加热,餐具定期消毒。可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出现脱水症状需就医。
5、季节性抑郁症日照时间缩短可能影响褪黑素分泌,导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户外活动,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摄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需心理科就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米氮平片等。
秋季需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物,饮食宜清淡温润,多食用梨、百合、银耳等润燥食物。保持每日适量运动增强抵抗力,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50%左右湿度。有慢性病史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