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等会影响身体代谢。这些维生素参与能量转化、酶活性调节及物质合成等关键代谢过程,长期缺乏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及相关疾病。
1、维生素B1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是糖类代谢的关键辅酶。缺乏时会导致脚气病,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周围神经炎等症状。全谷物、豆类、瘦肉等食物富含维生素B1,长期精米白面饮食易引发缺乏。严重缺乏需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片或注射液。
2、维生素B2维生素B2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缺乏时易出现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等。乳制品、鸡蛋、绿叶蔬菜是主要来源。酗酒或长期服用抗生素可能干扰吸收,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B2片。
3、维生素B3维生素B3即烟酸,缺乏会引起糙皮病,伴随腹泻、痴呆和皮炎三联征。动物肝脏、鱼类、花生含量丰富。严重缺乏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烟酰胺片,过量可能引发肝损伤。
4、维生素B6维生素B6参与氨基酸代谢,缺乏可导致贫血、抑郁和免疫力下降。禽肉、香蕉、土豆等食物含量较高。某些抗结核药物会加速其消耗,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B6片。
5、维生素B12维生素B12缺乏影响红细胞生成和神经功能,常见于素食者和胃肠吸收障碍者,表现为巨幼细胞贫血和周围神经病变。动物肝脏、蛋奶制品是唯一天然来源,严重缺乏需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
6、维生素C维生素C缺乏导致坏血病,表现为牙龈出血、伤口愈合延迟。新鲜水果蔬菜是主要来源,长期烹饪或吸烟会增加需求。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片或泡腾片。
7、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干扰钙磷代谢,引发佝偻病或骨软化症。日晒不足、深色皮肤人群风险较高,海鱼、蛋黄含少量维生素D。确诊缺乏后需补充维生素D滴剂或胶囊,同时监测血钙水平。
保持均衡饮食是预防维生素缺乏的基础,建议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及适量动物性食品。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应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若出现持续疲劳、黏膜破损等疑似缺乏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血清维生素水平,避免自行大剂量补充引发中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