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需关注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红蛋白等化验指标。
1、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最敏感的指标,数值降低可早于血红蛋白下降。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通常明显减少,检测时需避免炎症干扰,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假性升高。临床常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建议空腹采血以提高准确性。
2、血清铁血清铁指血液中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离子浓度,缺铁性贫血时数值降低。该指标日间波动较大,宜在早晨空腹状态下检测。需注意溶血标本会导致结果假性升高,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铁剂补充。
3、总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反映血液中转铁蛋白结合铁的总能力,缺铁性贫血时数值升高。该指标与转铁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检测时需同步评估转铁蛋白饱和度。慢性疾病贫血时可能出现总铁结合力降低,需结合其他指标鉴别。
4、转铁蛋白饱和度转铁蛋白饱和度通过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比值计算得出,正常值为20%-50%,缺铁性贫血患者常低于15%。该指标能有效区分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贫血,但受近期铁摄入影响较大,检测前3天应避免服用铁剂。
5、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主要依据,缺铁性贫血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成年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可确诊,但该指标不能区分贫血类型。建议联合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参数综合判断。
确诊缺铁性贫血需结合多项指标综合分析,日常应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铁食物摄入,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长期贫血患者需排查消化道出血等潜在病因,铁剂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直至铁储备恢复正常。备孕女性、青少年等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筛查铁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