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气囊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导管位置、防止误吸和保障机械通气效果。人工气道气囊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气后封闭气道与导管间隙实现密封功能。
人工气道气囊充气后能有效固定导管在气管内的位置,避免导管移位导致通气障碍。气囊封闭气道间隙可防止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等误吸入下呼吸道,降低肺部感染风险。气囊密封性对机械通气至关重要,能确保预设潮气量准确输送至肺部,避免漏气影响通气效率。部分气囊设计具备压力监测功能,可实时调整压力以减少气管黏膜损伤。临床操作中需定期监测气囊压力,维持在安全范围内平衡密封效果与组织压迫。
使用人工气道气囊期间应每日评估导管位置,观察气囊压力变化及有无漏气现象。保持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有助于减少误吸概率。口腔护理每4-6小时进行一次,清除分泌物降低感染风险。定期检查气囊完整性,避免过度充气导致气管缺血坏死。对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建议采用带有声门下吸引功能的导管,及时清除气囊上方积聚物。医护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气囊压力监测技术和并发症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