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排空乳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热敷按摩有助于缓解乳腺炎引起的乳房胀痛和硬块。使用温热毛巾敷在患处5-10分钟,配合轻柔的环形按摩,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推按,促进乳汁排出。热敷温度不宜超过40℃,避免烫伤皮肤。按摩力度需轻柔,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若出现皮肤发红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停止。
2、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皮疹等不良反应,哺乳期患者需告知医生,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治疗期间需观察体温和乳房红肿变化。
3、中药调理中医认为乳腺炎与肝郁气滞、热毒蕴结有关,可选用蒲公英颗粒、乳癖消胶囊、夏枯草口服液等中成药。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乳癖消能活血散结,夏枯草可消肿止痛。中药需辨证使用,脾胃虚寒者慎用寒凉药物。服用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与西药联合使用增强疗效。
4、排空乳汁保持乳汁通畅是预防和治疗乳腺炎的关键。哺乳时先喂患侧乳房,确保有效吸吮。若婴儿无法吸空,可使用吸奶器辅助排乳,每2-3小时排空一次。排乳前可热敷促进泌乳反射,手法应温和避免损伤乳腺管。乳汁淤积严重时可尝试改变哺乳姿势,确保不同乳腺小叶均能得到充分引流。
5、手术治疗形成乳腺脓肿时需手术切开引流。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切口选择脓肿最低位,彻底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术后需每日换药,配合抗生素治疗。手术可能与哺乳暂时中断3-5天,可用吸奶器维持泌乳。切口愈合后无瘢痕体质者疤痕较不明显。术后需观察有无发热、切口渗液等感染征象。
乳腺炎患者应穿戴宽松棉质内衣,避免乳房受压。饮食宜富含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如西蓝花、鸡蛋等,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保持乳头清洁干燥,纠正婴儿含接姿势。出现发热超过38.5℃、乳房皮肤发紫或脓性分泌物时需及时就医。哺乳期间定期自我检查乳房,早期发现硬块可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