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症状发展可分为6个阶段,按严重程度从低到高排列:短暂性抽动→慢性运动性抽动→慢性发声性抽动→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复杂抽动行为→共病阶段。
1、短暂性抽动:表现为眨眼、皱鼻等简单运动抽动或清嗓、咳嗽等发声抽动,持续时间不超过1年,多与心理压力或疲劳有关,家长需减少孩子紧张情绪并保证充足睡眠。
2、慢性运动性抽动:出现持续超过1年的单一运动抽动如耸肩、甩手,可能与基底神经节功能异常有关,建议家长记录发作频率并配合行为疗法干预。
3、慢性发声性抽动:持续发声抽动如重复单词、动物叫声,常伴随运动抽动,需排除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可遵医嘱使用硫必利片、阿立哌唑片等药物。
4、抽动秽语综合征:同时存在运动抽动和秽语、骂人等复杂发声抽动,与多巴胺受体敏感性增高相关,需神经科评估后使用氟哌啶醇片、可乐定贴剂等控制症状。
5、复杂抽动行为:出现自伤、模仿动作等危险行为,可能涉及纹状体病变,家长需做好安全防护并联合心理治疗与药物干预。
6、共病阶段:常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等疾病,需多学科协作治疗,定期复查脑电图与心理评估。
日常避免食用含咖啡因食物,保证维生素B族摄入,建立规律作息有助于减轻症状,发现症状进展应及时至儿童神经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