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脂肪瘤可通过定期观察、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控制。多发性脂肪瘤通常由遗传因素、代谢异常、激素水平紊乱、局部创伤等原因引起。
1、定期观察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脂肪瘤可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生长速度与形态变化,避免过度治疗。
2、饮食调整限制高脂高糖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与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脂质代谢。
3、药物治疗生长迅速的脂肪瘤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龙注射液、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或口服非诺贝特胶囊,需警惕激素类药物副作用。
4、手术切除直径超过3厘米或影响功能的脂肪瘤建议行切除术或吸脂术,术后需病理检查排除脂肪肉瘤等罕见病变。
保持规律运动与体重管理可降低新发脂肪瘤概率,若瘤体短期内迅速增大或出现疼痛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