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具有温中散寒、止呕化痰、解表发汗等作用,主要有缓解胃肠不适、改善风寒感冒、减轻恶心呕吐、促进血液循环、辅助抗炎等功效。
1、缓解胃肠不适生姜中的姜辣素可刺激胃肠黏膜,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饮食积滞引起的腹胀、嗳气。对于寒性胃痛或受凉后腹泻,生姜煮水饮用能温煦脾胃。胃肠炎患者急性期应避免辛辣刺激,症状缓解后可少量使用。
2、改善风寒感冒生姜发汗解表的特性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表现为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时。可用生姜与红糖煎汤趁热服用,或与葱白配伍增强发汗效果。但风热感冒(咽痛、黄痰)或发热严重者不宜,可能加重症状。
3、减轻恶心呕吐生姜能抑制胃肠逆蠕动,对妊娠期晨吐、晕动症或术后恶心有明显缓解作用。建议将鲜姜切片含服或制成姜茶小口饮用,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严重呕吐导致脱水时需及时就医,不可单纯依赖生姜。
4、促进血液循环生姜提取物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手脚冰凉、末梢循环不良等问题。冬季用生姜泡脚可加速局部血流,但糖尿病或皮肤感觉异常者需控制水温以防烫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影响抗凝药物效果。
5、辅助抗炎作用生姜酚类成分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效果,对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可外用生姜精油按摩疼痛部位,但皮肤破损或过敏体质者需谨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仍需规范药物治疗。
日常使用生姜建议选择新鲜饱满、无霉变的原料,每日食用量以3-10克为宜。阴虚火旺体质(口干舌燥、潮热盗汗)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应咨询医师。出现胃部灼痛、皮疹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停用,烹饪时搭配红枣、红糖可中和辛辣刺激。保存时需冷藏并尽快使用,发芽的生姜营养价值下降但不产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