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长青主任医师
-
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慢性额窦炎的鼻内镜中线引流技术
- 鼻窦囊肿容易复发如何治疗?
- 鼻中隔穿孔的预防与治疗
- 关注鼻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
- 慢性泪囊炎治疗的突破??内镜下...
- 前颅底隧道工程??兼谈慢性额窦...
- 常规手术与非常规手段??兼谈鼻...
- 鼻息肉5次手术后复发的治疗??...
- 愚公移山 感到上帝??听课有感
- 貌似咽部溃疡的白塞病长期误诊误...
- 鼻腔流“水”须警惕??兼谈脑脊...
- 关注鼻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
- 鼻腔流“水”须警惕??兼谈脑脊...
- 复杂额窦手术的经验分享
- 慢性泪囊炎治疗的突破??内镜下...
- 在观摩中学习
- 浅谈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评定
- 愚公移山 感到上帝??听课有感
- 鼻内镜下蝶窦腔内翼管神经切断术...
- 鼻息肉5次手术后复发的治疗??...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
- 中秋祝福
- 全国聋病基因诊治暨鼻内镜手术进...
- 貌似咽部溃疡的白塞病长期误诊误...
- 我中奖了!
- 鼻内镜下经鼻腔眶内异物取出术
- 常规手术与非常规手段??兼谈鼻...
- 书香醉我何须花??写在参编第八...
- 前颅底隧道工程??兼谈慢性额窦...
- 打动听者的艺术??兼介绍聆听播...
- 门诊日志
- 荣誉属于昨天??写在获得中华医...
- 医学科普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
- 科学的进步不等于医学的完美无缺...
- 如何看待专家的建议?兼介绍一例...
- 我酷爱的岗位??写在“小别”一...
- 鼻过敏合并鼻窦炎是否需要手术?
-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中国名医赵长青
- 躯体疾病与精神心理
- 别样的收藏 一生的奉献 ?? ...
- 同一疾病到底有多少种治疗选择?...
- 向前辈学习什么
- 打呼噜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
- 关于治病救人的一点思考
- 以毒攻毒 适者生存??话说脱敏...
- 特殊体质 + 外界刺激 = 临...
- 学术交流的目的是提高医术服务病...
- 为中文版《额窦》写几句话
- 关于医患关系之我见??兼谈疾病...
- 赵长青教授当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
- 周 末 历 险 记
- 研究生培养要求
- 观 摩 也 是 学 习??参观...
- 谈谈过敏性鼻炎
- 上幼儿园时哭的,一大声说话长时...
- 小儿鼻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以小见大,谈古论今,悟其精髓...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
- 我 与 ...
- 鼻内镜手术常识
- 厚积薄发??兼谈临床基本功的锤...
- 如何审阅稿件-美国鼻科学杂志审...
- 闻“声”辨病
- 怎样做学术演讲
- 秋防变应性鼻炎??访山西医科大...
- 如何审阅稿件-美国鼻科学杂志审...
- 《额窦》中文版主译-赵长青简介
- 个人是医院的名片,医院是个人的...
- 警惕儿童异物
- 耐人寻味的教学查房
- 我 与 它??读刘亮程散文有感
- 门诊就医概要
- 述评;鼻内镜微创手术亟待规范
- 再次鼻内镜鼻窦手术值得关注的几...
- 医德,最重要的是医术??访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赵长青教授
- 作者:赵长青|发布时间:2009-12-29|浏览量:1515次
说明:原文见《山西青年报》2009年12月24日第3版
记者 孙茹 实习生 杨静 摄影 刘瑞刚
赵长青教授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从早晨八点开始上班,到十点接受记者的采访,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赵长青已经完成了交接班和查房的工作,并且给七八拨患者进行了诊断。八个小时的上班时间,对于赵长青来说远远不够,除了给患者看病、手术,他还要进行科研、教学,举办参加各种专业会议,作为医院的副院长,他还要负责医院的管理工作。每当夜幕降临,正常工作的人们都已经下班的时候,他才坐在办公室,打开桌上那盏台灯,开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翻阅各种书籍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赵长青
“医德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医术,患者来医院不单纯是为了住宾馆、看笑容,是看病来了。没有高超的医术,就算你天天对着人笑,也没人来找你看病。”刚一见面,赵长青就说出了上面这一番话。
年轻时的赵长青就对医学有着极大的热情,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他甚至利用周末时间,独自一人坐火车去北京的图书馆查阅资料。十几年前,查阅资料远没有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当时赵长青为了弄明白一个肿瘤方面的问题,翻遍了医院图书馆所有的书,却还是没有找到相关资料。在一个周五的晚上,他自己一个人跑到火车站,买了一张去北京的车票。那时候去一趟北京,可不像现在的动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赵长青在火车上坐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早晨六点才到达北京。
下了火车,赵长青就直奔图书馆。一进图书馆,他就看到很多白发苍苍的老者仍在静静的看着书,“看着人家那么大年纪还在钻研着学问,我觉得自己有一种羞愧感。”赵长青一点时间也不敢耽误,立刻在书架上寻找起自己需要的书籍。找书、阅读、复印……在图书馆待了一整天,赵长青连饭都顾不上吃。当晚上捧着厚厚的一叠复印资料赶往火车站时,他才有了一点饥饿的感觉。
又是一晚的火车,当周日早晨回到太原时,赵长青看着手中厚厚的资料,开心的笑了。“当医生不是个轻松活,要是没有对专业的极大兴趣和激情,是做不了一个好医生的。”直到现在,赵长青还是会经常做出这种富有“激情”的事来。
上个月去北京开会,一天路过一个医院时,赵长青看到门诊布告栏有一则关于肿瘤讲座的消息,于是就悄悄的走进了会场,自己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来津津有味的听了起来。直到讲座结束,主办方的一位负责人才发现了人群中的赵长青。“赵主任,你怎么也在这里?”负责人吃惊的问,“你都当教授十几年了,这种针对主治医师的讲座您还听什么。”赵长青摇了摇头,对他说,“我侧重搞耳鼻喉方面,可是近年来头颈肿瘤进展很快,我必须尽快补上这一课,当医生光知道自己原有的那么点专业知识怎么够。”
对于赵长青来说,严谨的思维和严格的态度是他从医26年来从未遭到投诉的关键。
正当记者采访时,赵长青办公室的房门被推开了,一个年轻的医生领着一位患者走了进来,“赵主任,这个患者鼻子的症状都已经十年了,你说做活检应该从哪个地方取?”
赵长青走上前,仔细看了看患者的鼻子,发现他的鼻尖、鼻背有弥漫性红肿和溃烂。“不能取活检。”得知患者的病史已长达十年,且鼻中隔软骨已经坏死穿孔,赵长青否定了那个医生的话,“你先带他去做一下血液梅毒等筛查,再做一个鼻CT,之后我们一起为病人做鼻内镜检查。”
送走了那位医生和患者,赵长青看着记者一脸疑惑的表情,开始讲解起来,“他这个病史都有十年了,不能轻易做活检,如果在感染部位取了活检,就有可能从活检部位开始大面积的破溃,如果引发了颅内感染,是要出人命的。”对于这种患者(注:这位患者后来经内镜下鼻腔内取材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淋巴瘤!),赵长青坚持检查清楚了再进行治疗,“医生就要对患者负责,不查清楚怎么能下诊断。”每当遇到难处理的问题,赵长青都会在第一时间翻阅各种资料,而不是马上给患者下一个模棱两可的诊断。为了一台新的手术,遍查经典书籍,反复琢磨手术步骤等,已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有一次,一位青年男性从外地赶来看病,见到赵长青声泪俱下地就说,“你救救我吧,鱼刺扎到脖子里了”。后来经仔细检查发现患者错把本来每个人都有的正常结构??甲状软骨上角,当作鱼刺了。又有一次,一位青年女性病人前来就诊,因咽部不适感数年,四处求医,甚至做了扁桃体切除术,但还是不见效果。老师同学都说她是心理障碍。后来经仔细询问病史并结合三维CT重建,终于搞清楚了诊断:茎突过长综合症。(正常人的茎突不超过2.5厘米,但该患者达5.0厘米!注:这位患者于2010-2-3接受了经鼻插管全身麻醉下口腔扁桃体窝入路双侧茎突截断术)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好的诊治,赵长青请来北京、上海的专家给省内县级以上医院的医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别人办培训班都赚钱,可赵长青却是自己出钱、出力。请专家的钱、会场的租赁费、学员的食宿、打印资料的费用……他都一人全包了。如今,这样的培训班已经举办了四期,明年还将继续举办第五期。
别人都劝他,“你又出钱又出力,忙活半天自己一点好都落不下,图什么呀。”他不回应,却还再继续默默的为培训班的举办进行各种准备工作。“责任在身,看着那么多患者由于床位紧张而住不进医院,我就着急。”赵长青对《山西青年报》记者说,要是县级医院的医生也能接受更多的培训,这些患者就不用再为住不进医院而发愁了。
赵长青说,“凡是有责任感的医生,都应该把接诊的每一位病人治好,这是社会赋予医生的职责。”但是很多时候,医患关系出现问题都是由于沟通没有做好。
一次赵长青在与一位律师朋友聊天时,朋友对他说,虽然现在已经进入电脑时代,漂洋过海留学也不是稀罕事,但反而觉得语言水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有时候想说的话表达不出来。赵长青笑了笑对他说,“什么话最简单你就用什么话说。”
前几天,一位患者顺利的完成了手术。他是一位自幼因误诊误治而四处奔波、数次开刀的21岁小伙。由于耳朵流脓,自然容易诊断为中耳炎;颈部流脓,自然容易联想到结核,于是反复切开排脓;乡村医生治不了,到了大医院一再开刀,但仍不见效果,甚至还未及出院切口处又往外排脓了。赵长青只是细心的看了一眼他的外耳道和鼓膜,触摸一下颈部的刀口和多次治疗后留下的瘢痕,再结合病史,很容易就确诊为比较少见的第一鳃裂瘘。
面对这样一位患者,如果拿深奥医学常识来解释,他当然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赵长青对他说,“耳朵流脓未必一定是中耳炎,外耳道炎也可以流脓,颈部流脓肯定有病灶,但这个病灶既可以是常见的结核等,也可以是像大家闺秀,足不出户,只偶尔探出个脑袋来?望一下的那些病,比如鳃裂瘘。”经过这样的介绍后,患者略有所知,之后赵长青又结合病史和检查与他进行科普式的“聊天”,病人和家属就完全理解了医生的意思了。
赵长青经常用这种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患者聊天,“每次超不过半小时,患者和家属就能听懂,效果非常好。”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