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惊厥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防误吸、物理降温、记录发作时间、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小儿发热惊厥通常由体温骤升、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性疾病、遗传因素、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患儿衣领,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避免舌后坠阻塞气道。家长需用软布包裹压舌板或勺柄垫于上下磨牙间,防止舌咬伤。禁止强行撬开紧闭的牙关或向口腔塞入手指,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2、侧卧防误吸将患儿置于稳定侧卧位,头部略后仰,这种体位有助于分泌物自然流出。家长需观察面色是否青紫,避免仰卧导致误吸。发作期间不要喂食喂水,待完全清醒1-2小时后再尝试少量饮水。
3、物理降温惊厥停止后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水温控制在32-34℃。禁止酒精擦浴或冰敷,可能诱发寒战加重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或布洛芬混悬液辅助退热。
4、记录发作时间家长需准确记录惊厥开始和结束时间,发作时肢体抽搐形式、眼球运动方向等信息。单次发作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紧急送医。视频记录发作过程有助于医生判断惊厥类型。
5、及时就医复杂性热性惊厥或伴有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时,需完善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颅内感染。地西泮注射液或咪达唑仑鼻用制剂可用于紧急止痉。反复发作患儿可能需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预防。
日常应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骤升,发热期每2小时监测体温。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在疫苗接种前需咨询医生,体温超过38℃时立即启动物理降温。建议家长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定期参加儿科急救培训,家中常备退热药和急救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