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引起的抽搐和热性惊厥不完全相同,但存在部分重叠表现。甲流相关抽搐可能由高热或病毒直接侵袭神经系统引发,而热性惊厥特指婴幼儿因体温骤升出现的良性惊厥。
甲流抽搐多见于重症病例,常伴随持续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或反复发作。病毒性脑炎等并发症也可导致抽搐,需通过脑脊液检查或影像学鉴别。热性惊厥则好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体温超过38℃时突发全身强直或阵挛,通常持续1-3分钟自行缓解,发作后意识迅速恢复,无神经系统后遗症。
日常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应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出现抽搐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强行约束肢体,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特征。反复抽搐或单次发作超过5分钟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