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脑干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恢复血流、保护脑组织并预防并发症,主要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脑干急性脑梗塞通常是由于脑干血管突然堵塞,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引发神经功能障碍。
1、溶栓治疗:在发病后4.5小时内,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对于无法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可考虑动脉内溶栓或机械取栓术,直接清除血栓。
2、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通常在发病后24小时内开始使用,长期服用可降低复发风险。
3、神经保护治疗: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神经细胞。胞磷胆碱和尼莫地平也能改善脑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4、血压管理:急性期应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常用药物包括乌拉地尔和拉贝洛尔,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
5、康复治疗:急性期过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至关重要。物理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言语治疗针对吞咽和语言障碍,心理治疗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
6、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预防复发。
脑干急性脑梗塞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内科、康复科和营养科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坚持长期管理和康复训练,以最大程度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