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初期高血压的治疗可以选择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利尿剂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同时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
1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常见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尼群地平。这类药物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但可能引起头痛、面部潮红等副作用。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这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或心力衰竭患者有益,但可能引起干咳、血钾升高等不良反应。
3 利尿剂通过促进钠和水的排泄,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常用药物包括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和螺内酯。这类药物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但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血糖升高等问题。
4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同样重要。饮食方面,建议采用DASH饮食,即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限制钠盐、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运动方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同时,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
5 定期监测血压至关重要。建议每天同一时间测量血压,记录数据,及时与医生沟通。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对于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初期高血压的治疗需要药物与生活方式干预相结合,通过长期坚持,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实现血压的长期稳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