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半夜疼痛可通过热敷、调整体位、禁食、口服解痉药、及时就医等方式应急处理。胆囊疼痛通常由胆囊炎、胆结石、胆道痉挛等原因引起。
1、热敷用40-45℃热水袋敷于右上腹,持续15-20分钟。热敷能缓解胆道平滑肌痉挛,减轻胆囊收缩带来的绞痛感。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温度。若疼痛未缓解或出现皮肤发红应停止操作。
2、调整体位采取右侧卧位或膝胸卧位,减轻胆囊压力。右侧卧位可借助重力促进胆汁引流,膝胸卧位能减少胆囊与腹膜的摩擦刺激。避免平躺或左侧卧,可能加重胆管扭曲。可配合缓慢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
3、禁食禁水立即停止进食任何食物及饮品,包括水。进食会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加剧胆囊收缩疼痛。待疼痛完全缓解后2小时,可尝试少量饮用温开水。24小时内需保持低脂流质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
4、口服解痉药可遵医嘱备用消旋山莨菪碱片或颠茄片等解痉药物。这类药物能阻断胆碱受体,缓解胆道平滑肌痉挛。但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禁用,用药后可能出现口干、视物模糊等副作用。不可与促胃肠动力药同服。
5、及时就医若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伴发热呕吐、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需立即急诊就诊。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可能引发胆囊穿孔或感染性休克。夜间急诊可通过腹部B超、血常规快速诊断,必要时行胆囊穿刺引流或急诊手术。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超重者应逐步减重,但切忌快速减肥诱发胆结石移动。建议每年进行肝胆B超检查,有胆结石病史者需随身携带解痉药物。突发疼痛缓解后,仍应于消化内科门诊完善胆囊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