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水囊和打催产素是两种不同的引产方式,主要区别在于作用机制、适用条件和操作流程。挂水囊通过机械扩张宫颈促进分娩,催产素则通过药物刺激宫缩。
1、作用原理:
挂水囊宫颈扩张球囊通过物理压迫刺激宫颈局部释放前列腺素,软化并扩张宫颈管。催产素是人工合成的缩宫素,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受体,诱发规律宫缩。前者属于机械性引产,后者为药物性引产。
2、适用阶段:
水囊适用于宫颈条件不佳Bishop评分≤6分的孕妇,尤其宫颈管未消退或宫口未开大时。催产素多用于宫颈已成熟但宫缩乏力者,需胎膜完整且胎心监护正常。
3、起效时间:
水囊放置后需保留12-24小时,起效较慢但能渐进性改善宫颈条件。催产素静脉滴注后30-60分钟即可诱发宫缩,起效快但需持续调整剂量。
4、操作差异:
水囊需经阴道放置至宫颈内外口,充入生理盐水形成压力。催产素需建立静脉通路,通过输液泵精确控制给药速度,全程需胎心监护。
5、风险特点:
水囊可能引发阴道不适或感染,罕见宫颈损伤。催产素可能导致宫缩过频、胎儿窘迫,需警惕水中毒或子宫破裂。
引产方式选择需综合评估宫颈成熟度、胎位及母婴状况。水囊更适合宫颈条件差者,可与催产素序贯使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需住院监测,避免剧烈活动,保持会阴清洁。出现规律腹痛、阴道流血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产后注意观察宫缩及恶露情况,补充高蛋白饮食促进恢复。